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    
高级搜索
位置导航:网站首页 > 合理用药 >
中药汤剂服用技巧
时间:2018-03-13 11:01 来源:药学部 浏览:

在日常生活中,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用药的经历,用药过程中,除了要选对药物外,还应注意药物的服用方法,以达到提高临床疗效,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。中药因其剂型或治疗目的不同,其服用方法存在较大差异。因此,严格掌握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尤为重要。
在服用中药汤剂时,应根据病情需要,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用药,掌握服药的温度、服药的方法、服药的剂量、服药的时间和注意事项,从而安全有效、经济合理地用药。
(一)服药的温度
根据病情需要,中药汤剂可分为温服、冷服和热服。
1、温服:一般来说汤剂均需要温服。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,如瓜蒌仁、乳香等,温服能和胃益脾,减轻刺激,以达到治疗的目的。
2、冷服:即将煎好的中药汤剂放凉后服用。一般来说,寒剂宜冷服,适用于热证。凡是解毒药、止吐药、清热药均应该冷服。
3、热服:将煎好的中药汤剂趁热服下。一般而言,热剂宜热服,适用于寒证。比如外感风寒时一定要热服,并且服后还须盖好衣被,或吃点儿热粥,以帮助出汗,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。
(二)服药的剂量
根据病情需要,有的是分服(分次服用),有的是顿服(一次性服用),还有一些特殊情况等。
1、分服:适用于慢性病、病情轻的,可慢慢调治的患者。一剂汤药可分2~3次口服,每次100~200ml。呕吐的患者要先少后多,分多次服下。小儿口服汤剂时,应将汤剂浓缩,从而减少服用量。以少量多次为好,不要急速灌服,以免咳呛。
2、顿服:适用于急性病及病情较重的,应急速治疗的患者。一剂汤药可1次服下。这样药力大而猛,能充分发挥药效。
3、危重病人应该少量多次服用;呕吐患者可以浓煎药汁,少量频服。在应用发汗、泻下、清热药时,若药力较强,要注意患者个体差异,一般见出汗、泻下、热降即可停药,适可而止,以免出汗、泻下、清热太过,损伤人体的正气。
在使用峻烈的药物以及有毒性的药物时,要从小剂量开始,逐渐加量,取效即止,切勿过量,以免发生中毒反应或伤及人体正气。
(三)服药的方法
汤剂一般是一天1剂,即将两次或三次煎煮的药液合并,分2~3次温服;但对急症重证,可一次性服用(顿服)以使药力集中,也可一天数次服用、或煎汤代茶多次服用,以使药力持续,甚至一天可连服两剂以加强疗效。
对于服汤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者,可在药液中加入少量姜汁,或用鲜生姜擦舌,或嚼少许陈皮,然后再服汤药,或采用冷服,小量而多次饮用的方法。对于昏迷病人,吞咽困难者,也可用鼻饲法给药。
(四)服药的时间
汤剂一般每天一剂,分早晚二次服用,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次数。
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和性质。一般来讲,病在胸膈以上的(心、肺),如眩晕、头痛、目疾、咽痛等应在饭后服用;如病在胸腹以下,如胃、肝、肾等疾患,则要饭前服用;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要在饭后服用;滋补药要空腹服用;治疟疾的药要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左右服用;安神催眠药应在睡前服用;急性病、呕吐、惊厥及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,均可不定时服用。特殊方剂应遵医嘱。
(五)注意事项
1、服用中药汤剂时应忌烟酒,忌食辛、辣、油、腻等食物。
2、皮肤病及疮伤应忌食鱼虾腥食物和刺激性食物。
3、若与西药联用,应与西药错开时间服用。
4、小儿、孕妇或老年人应遵医嘱。
5、煎好的中药汤剂应在2~8℃冰箱中保存。
(责任编辑:宣传科)
上一篇:感冒的病因和治疗
下一篇:中成药服用技巧
 
  相关阅读推荐  


医院地址:梧州市新兴二路142号 邮编:543002 电话:0774-2023634 传真:0774-2031839 急诊电话:0774-3860120 邮箱:wzszyyy@163.com 2013 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网站野外 - 色狠狠色偷偷色噜噜色 2013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4003080号-1号